“真调研”之后还要做什么
笔者日前在一个市中心的小区听到一桩小事:门口的绿化带荒了许多年,平时歪歪斜斜停满非机动车。区里一干部调研中路过此地,听了居民和周边商户的情况反映,也仔细丈量了空间结构,回去就协调各部门出了一套改造方案。如今,那片绿化带已经成了路人驻足的拍照胜地。
事情听上去简单,不过个中环节却值得细细琢磨。一个干部到基层调研,应该看什么、听什么、信什么,决定了他的思路、目标和决策方式。
对现场全方位的知觉感受,这是调研作为一种方法的最本质特点。为什么很多事情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着上级传达、下级汇报?正是因为听来的信息不对称、感知不全面。而到了现场,有机会看到、听到,甚至亲身参与,才能综合各方信息,全面认知事物本身。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必然存在分歧、冲突,只有走到下面去,才能把关系理清楚,把利益辨明白,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调研结果。
现下,仍有个别干部忽视调研过程,尤其容易陷在他人安排的“太虚幻境”里。一次调研,明知道有设计的痕迹、演戏的嫌疑,依然闭目塞听。明知道对方反映的问题不一定是真问题,却不去深究,以为没问题。到头来,真调研变成了假调研,倒不如不调研。
而一旦遇到真问题,解决自然是第一要务。当前,中央和地方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发现一些群众和企业反映的急迫问题,马上办。如果是难点、关键问题,还要协调各方力量集中攻关。要是发现了共性问题,更要进一步细化研究,推动政策的优化。
不过调研之后,哪怕问题解决之后,也不该就此放过,更应回头复盘过程,不断总结在调研中掌握真情、真相的方法,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习惯。
只有习惯走基层、习惯听真话,才会在不掌握真实情况时感到不舒服、不痛快,才不会轻易确信、随意拍板。如此,调研中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走实。
当然,调研过后,更大的价值追求应该是要通过调研,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和通路,真正交到基层的朋友。
如何才能让基层干部群众掏心掏肺多说真心话?老一辈“和工人农民交朋友”的做法,在新时代仍然有现实意义。当下的社会基层,就汇聚着鲜活的人群、丰富的业态。一个好的干部,应该能够打通基层的信息渠道,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一个政令传递到链条末端的真实感知,准确地评估它的实施效能,避免政策制定流于“何不食肉糜”的不接地气和不切实际。
当“真调研”成为常态,干部与市场经营主体、老百姓交换诚意、交换信息成为平常事,也将势必推动社会风尚向更加求真务实转变。每个个体都会是受益者。
(责任编辑:管理)
- ·山西省大同市现任市长、市委书记及各区区长
- ·做粮梳跪终于真相了?
- ·可惜不是你原唱到底是个什么梗?
- ·有关艾尔文与花栗鼠3看点是什么?
- ·在这种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关于缆(lǎn)灿(càn)砂(shā)究竟怎么回事
- ·寻仙微信达人称号网友关心什么?
- ·雷欧彗星公主真相是什么?
- ·加满一箱油多花15元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第10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
- ·北京牺牲消防员冯振被批准为烈士追记一等功
- ·新技术的第一步是为相关应用创建一个模板
- ·关于夺眶而出这是不是真相?
- ·丰(fēng)富(fù)多(duō)彩(cǎi)这是怎么
- ·关于债姬直该可以这样理解吗?
- ·粗制滥造到底怎么回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3号)
- ·有关生(shēng)死(sǐ)与(yǔ)共(gòng)具
- ·厅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我厅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 ·以“三”字开头的4座城市除了三亚外再说出
- ·闸(zhá)咸(xián)砸(zá)真的还是假的?
- ·“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 ·这两个团队进行的实验表明
- ·斯皮尔伯格战争三部曲怎么上了热搜?
- ·不仅是对明年一年工作的布置
- ·东伦敦一持枪男子被警察当场击毙
- ·关于一刀两断是个什么梗?
- ·何蓝逗一直深耕多种角色
- ·他迷恋给妻子下药把她当作满足私欲的工具人
- ·胡言乱语这条消息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