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永掠淆酸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最后编辑时间:2024-07-06 08:34:5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最近,上合组织峰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召开,上合成员国除了印度领导人之外都前往阿斯塔纳出席了峰会。在峰会召开期间,中俄一起找上了蒙古国,要知道蒙古国作为中俄的共同邻国,近年来提出发展第三邻国政策,而随着美国印太战略提出后,也不断与蒙古国发展外交关系,目前两国已经成为了战略伙伴,蒙古国与别国发展外交关系我们没意见,但是要借其领土来对中俄搞事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对此中俄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而在峰会期间,先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找上了蒙古国总统交流,而紧随其后不到24小时,中俄的外长也找上了蒙古国,可以说,中俄与蒙古国将共商合作大计。

  据报道,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首先和蒙古国总统呼勒苏赫坐下来谈了谈,他们之前也曾在去年10月份的北京见面,主要谈的是怎么加强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而与此同时,中俄外长也与蒙古国外长进行了商讨,希望打通一个经济走廊。报道称,中俄蒙三国外长在一个高级别的会议上再次确认,将共同发展经济项目,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在上合峰会上,讨论了如何把三国的合作项目和一些大型经济方案联系起来。这些方案包括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蒙古的“草原之路”计划。

  可以看出,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让三方的合作,实现“1+1+1>3”的效果。拉夫罗夫表示,这种合作反映了三个国家的共同利益,并且能帮助协调不同的区域合作计划。他希望此次峰会能为实现大欧亚伙伴关系加油助力。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很迅速,而俄罗斯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蒙古则有矿产资源和畜牧业。如果蒙古国能够搭上中俄合作的快车道,那么对其经济发展是很有利的,这种资源与产业互补,能为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并且对于中俄来说,也将进一步巩固与蒙古国的友好关系,这样一来,中俄蒙的布局连成一条线,能够促进整个欧亚大陆范围内的合作和发展。

  本次会议上,王毅外长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以及蒙古外长巴特采采格,商讨建设一条连接三国的经济走廊,全面讨论了三国在各个经济领域合作的路线图,包括如何实施这一项目,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表达了乐观的看法。可以看出,这个项目是十分可行的,而且意义重大,三国都位于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地理上相邻,有利于物流交通网络的建设。如果能够打通这条经济走廊,将显着降低贸易成本,甚至能够与欧洲进行贸易。

  不过目前只是商议阶段,想要具体实施也要克服一些障碍,比如初期投资需要巨额的资金,包括铁路、公路、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对中蒙的好处也巨大,能够通过俄罗斯更便捷地连接到欧洲市场。

  除了经济上的意义,在安全问题上也非常重要,要知道,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也是美国国务院的二号人物,上任后首先访问的就是蒙古国,而且一到蒙古就说明来意,提到开设直飞航线和加强重要矿产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并且提到有意让韩国参与,形成一个关于关键矿产的三方讨论机构。美国和蒙古国也发布了《美蒙关于战略第三邻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

  可以看出,美国非常希望拉拢蒙古国,而除了蒙古国的关键战略位置外,美国另一个考虑的方面,就是看中了蒙古国的稀土资源,虽然美国为蒙古的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开绿灯”。但这不免让人怀疑,美国真正想做的是把蒙古拉入所谓的“价值观联盟”,以此手段介入中国和俄罗斯的核心区域,并在亚洲进行更大规模的策略布局。

  其实,自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推出“印太战略”以来,美国就在印度——太平洋地区越来越活跃,目的是应对他们所说的地缘政治挑战,并且美方也亲口承认,要“塑造”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对此我们不得不防。目前美国很明显地把蒙古看作是战略伙伴。不过对蒙古国来说,与美国之间的“开放天空”条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中国的默许,因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蒙古国与外界的连接几乎都需要通过中国或者是俄罗斯的领土。

  蒙古国地理位置很特别,夹在中俄之间。其实蒙古国的最好策略是处理好与中俄的关系,这样才能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应该避免过多依赖美国,因为这可能会使蒙古陷入利益竞争的漩涡,于自身发展非常不利。

  蒙古国应该继续与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一方面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独立,另一方面,虽然“第三邻国”政策听起来像是“独立性”的策略,但实际上可能导致蒙古错失真正能帮助自己发展的机会。所以,蒙古国应当慎重考虑,绝不能倒向西方,而此次中俄与蒙古国谈的三方合作,无疑将蒙古国拉了回来,上合组织峰会是一个多国合作机构,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对话。通过这样一个友好合作的平台,相信蒙古国也应该能看清中俄想要与蒙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诚意,而随着中俄蒙三国的布局连成一条线,预计中俄蒙完全可以将友好合作的蛋糕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