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警务模式打造平安“枫警”线

最后编辑时间:2023-10-14 20:29:1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龙新派出所严格对标上级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神内涵,因地制宜探索警务模式,创新治理警务特色,“四新”工作落地生根,守护平安龙新。

  铸魂育警,锻造铁的信念。龙新派出所坚持把警队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借力“云岭先锋”“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民警学深悟透,树牢政治意识;建成“荣誉墙”“先锋岗”,常态化组织开展重温入党入警誓词、交心谈心等,增强民警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责任树警,锻造铁的担当。推动党建工作与警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锤炼“责任担当型”党组织为抓手,对标各级公安先进,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示范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工作列为先锋示范工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作风砺警,锻造铁的纪律。深入开展队伍纪律作风教育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查摆问题,敦促民警辅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培养民警“忠诚、干净、担当”的纪律作风,保持队伍“零违纪”。

  龙新派出所坚持关口前移到村社,加强源头治理,发现在早,防范化解在小,立足“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围绕“多元化解矛盾、全时空平安守护、零距离服务群众”,在问计于民的同时,有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社区警务网格化。依托村(社区)84个红色网格330名基层党组织网格员,推动社区警务与网格化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将矛盾发现在早、隐患处置在小。

  化解矛盾多元化。针对矛盾纠纷多发部位,推动调解进集市、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延伸调解触角,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就地调解,2023年,及时主动就地调解矛盾纠纷283余起,派出所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32%;针对复杂矛盾纠纷,建立“庭所衔接”“律师进所”机制,调处成功率达98.6%;针对家庭邻里纠纷,成立“村村总理事”调解组,柔性化解矛盾纠纷360余件。

  基层治理精细化。常态化推进治安要素检查,深入推进基础要素动态排查,不定时会同综治、应急等职能部门对辖区开展联合督导,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实现了基层要素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

  龙新派出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双提升”为目标,以高质量民意警务建设为载体,以解决民意诉求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集民意汇集、整改反馈、研判问效、源头治理为一体的警务模式,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带动公安工作整体跃升。

  严格落实警务公开制度。把办证、审批业务及服务指南公开上墙,方便办事群众查阅、了解和掌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务快捷的服务。

  推动窗口服务前移。派出所户籍室设置便民服务台,配备饮水机、老花镜等便民用品。前移公安服务,深入社区、村居,为群众上门办理居住证、身份证,打造“家门口派出所”,实现群众办事“马上办”和“立即办”。

  把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能定位,聚焦打击防范、简政放权、执法提升、作风转变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举措,为辖区构筑优质营商环境贡献公安力量。

  龙新派出所坚持“聚焦民生破小案,严打犯罪保平安”的工作理念。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案件数和被骗损失均呈下降趋势,全乡211个村民小组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

  整合警力强化打处职能,由精干警力组成办案小组,按照分工协作要求,捆绑巡逻防控和打击处理职责任务,有效提升办案效率;巡逻防控工作中发现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后,第一时间流转侦办,并协助开展线索摸排、调查取证等工作,形成“打、防、管、控”全链条无缝衔接机制。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