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

最后编辑时间:2024-10-30 07:58:3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联合德国大众汽车金服海外公司在北京设立财险公司,批复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在北京设立保险资管公司。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基本实现中外资保险机构业务范围一致,未来还需持续推进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方面,要支持优质境外保险机构来华设立法人机构及分支机构。截至目前,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有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改建为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人寿保险公司。2021年9月,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开业。同年,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持有中德安联人寿100%的股权,安联人寿成为中国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的人寿保险公司。

  另一方面,要支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入股境内保险机构。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推出30多条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新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不断拓宽金融领域合作。2022年,友邦保险以超过120亿元人民币的金额入股中邮人寿,成为截至目前我国保险业最大的增资扩股引战项目。2024年,国民养老保险发布公告称,引入安联投资为战略投资人。同年,安达保险通过4家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华泰保险股权比例增至76.5%。这些项目的持续推进传递出外资机构加码中国金融市场,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号。

  随着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在华外资保险机构数量和资产也实现稳步增长。来自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产增长了117%。

  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中资保险机构也要稳步拓展海外业务,持续提升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比如,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从离岸小份额参与发展到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3家经营机构、覆盖全球经营网络的重要再保人,国际业务占比接近总保费规模的20%,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再保险企业。截至2023年6月末,中资保险机构在1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4家分支机构,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和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