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音乐”的时代到了人性经得起考验吗?
椎名林檎多年前曾经在一篇专访里讲过这样一件事,她为了创作新歌,买了一些预制好的音乐素材,为此心里感到有些困惑:“创作者可以这样做吗?”
这个“灵魂拷问”对于现在的创作者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使用预制的音乐素材再创作,已经大行其道。过去,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s,数字音频工作站)内置的乐段,足够业余音乐人拼凑出一首完整的歌曲,如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在AI生成音乐的基础上加工再造。
随着AI工具的进一步普及,音乐无疑将进入一个高度预制化的时代,决定未来音乐人生存空间的除了人性与才华,还有科技与狠活。
自动化母带处理平台LANDR早前发布了一个新插件,LANDR Composer,这个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插件可以帮任何水平的用户预制和弦进行、旋律、低音旋律和琶音。
据LANDR的说法,LANDR Composer专为帮助音乐人克服创作瓶颈、加速制作流程而设计,用户无需懂乐理也可以创建多达四个场景,每个场景包含和弦、旋律、琶音和贝斯四个模块,可定制调性、音阶、拍子等参数并选择常用和弦进行。
AI音乐工具正在同时以两个方向发展,一种如Suno,能够生成包括人声在内的完整歌曲,另一种则是像LANDR Composer这样的工具,它并不致力于取代创作的整个过程,而是为创作者提供预制素材,给音乐人以“启发”。
在这个AI工具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能“启发”音乐人的AI音乐工具也越来越多。YouTube发布过一个叫Dream Track的AI音乐工具,可以生成类似“断眉哥”查理·普斯(Chalie Puth)或T-Pain风格的作品,YouTube强调,这个工具主要是用以启发音乐人去再创作。比如,如果你想创作一首“断眉式”歌曲,就用Dream Track生成一段音乐,感觉不错,就依葫芦画瓢。
今年6月,Stability AI推出了一个专注于生成采样和音效的短音频AI工具Stable Audio Open,可以生成47秒的声音素材,从鼓、乐器的重复片段到鸟鸣。这是一个开源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调用。
对于需要无版权素材的创作者来说,Stable Audio Open确实能带来一些便利。当下有不少平台都在使用AI来生成大量的无版权音乐素材提供给创作者,这也成为当下AI音乐最常见的实用场景之一。
采样交易平台Tracklib的一项调查称,21.2%的制作人使用AI来生成歌曲创作需要的素材,3%的制作人使用AI来创作整首歌曲。卧室制作人们更乐于使用AI创作,据bedroomproducersblog(卧室制作人博客)对1500位卧室制作人做的调查,36.8%的受访者已经开始使用AI辅助创作。
AI预制音乐,人类来料加工,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预制音乐”四个字,看起来有点荒诞不经,但其实,录音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预制化”的过程,转折点可能是DAW的出现。
音乐博主里克·比亚托(Rick Beato)早前曾在视频中批评当下的流行音乐过于同质化,在他看来,原因之一就是滥用DAW的内置音源。
身为资深音乐人的比亚托回忆说,在没有DAW的年代,录制一首歌,所有流程都需要音乐人自己动手,歌里听出的都是“人味”,而现在的歌曲因为大量DAW的内置音源和相关的预设,导致音色都很机械化。
使用DAW或电子乐器的内置音源创作,由来已久。2001年,达蒙·阿尔班(Damon Albarn)直接用合成器Omnichord的内置音源做了一段Loop,于是就有了Gorillaz的成名作《Clint Eastwood》。2007年,一位音乐人使用GarageBand内置的Loop创作了一首歌,歌曲非常火,它就是蕾哈娜(Rihanna)的《Umbrella》。
最早的DAW工具只是为音频处理和混音设计的简单软件,如今它们已成为音乐制作的核心平台。通过这些工具,音乐人可以使用大量的预制乐段、音效和电子乐器,从而大幅简化了创作流程。
DAW也让创作者在处理多样化的音乐素材时更加高效和便捷。借助DAW,创作者可以轻松地将不同类型的音频文件进行排列、裁剪、变速和调整音高,混合来自不同来源的音乐素材,从而快速整合出一支自己想要的歌曲。
在此背景下,DAW实际上建构了一种“预制音乐”的概念。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买到或下载各种预制好的素材,使用DAW快速拼接成自己的作品,而不必从零开始。这种操作类似于烹饪预制菜,厨师无需处理食材,只需按照指示进行简单加工即可。
MusicRadar的一项调查显示,2023年,超过70%的电子音乐制作人表示,他们依赖DAW的预制素材库来简化创作流程。一位音乐人告诉我们,他在平台上发的歌,很多都是直接用DAW的内置乐段拼接而成。
如今的DAW,越来越智能化,今年5月,苹果发布了新版Logic Pro,在原有的智能鼓手基础上,新增了智能贝斯和智能键盘。PreSonus早前推出的Studio One Pro 7,除了AI驱动的音轨分离技术,用户还可以直接在软件中访问海量无版权Sample,并通过“音频搜索”发现匹配的音频素材。
DAW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降低音乐创作和制作的门槛,随着AI的加入,音乐创作和制作的门槛将会趋向于零,但技术只是为人创造了更多可能性,结果考验的是“人性”。
今年早些时候,电子音乐制作人白天不亮、与非门阿庆、sususu、地磁卡等九名电子音乐人在Suno的“启发”下,创作了AI共创合辑《共生频率》,文案中介绍,“每位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开发了AI的不同用法: 有的使用算法生成人声之后再亲自上阵打磨歌曲,有的则借Suno得到歌曲动机、采样编曲。”
这段文案,其实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未来的音乐创作场景。无论是使用AI生成的素材还是成品来创作,亦或只是“启发”,未来的音乐无疑将会融入更多AI元素,我们所听到的声音也将因此永远被改变。如果我们现在觉得DAW制作的音乐太机械化,未来的音乐只会更加机械化,很多音乐会像“预制菜”一样,没了“锅气”。
面对时代提供的便利,总会有人钻空子。今年9月,美国一男子被逮捕,罪名是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数十万首歌曲,并使用机器人账号反复播放,获得超千万美元的非法版税收入。在音乐平台上,一些疑似AI生成的假艺人,已经开始疯狂收割流量。
无论如何,技术本身不能决定音乐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使用这些工具的方式。尽管AI工具如今已经可以生成复杂的音乐,但若缺少艺术家的独特诠释,音乐作品可能仍会缺乏灵魂。若艺术家能赋予这些AI音乐以情感和意义,那么技术将不再是障碍,而是通向更高艺术境界的桥梁。
回到椎名林檎的“灵魂拷问”,她如何处理买来的音乐素材?椎名林檎说跟制作人一起尽量将素材处理得与众不同,这让听众并不会从她的音乐中听出任何“雷同”。椎名林檎对待音乐素材的态度,给音乐人们对待AI提供了一个样板。
如果人们不仅仅是简单粗暴地使用AI预制音乐,而是重新创造、重新诠释,致力于赋予作品独特的生命,这种方式既是对技术的驾驭,也是对人性的回归。而那些坚持以人类传统方式创作音乐的人们,在AI大行其道的未来将会备受敬重。
(责任编辑:管理)
- ·学习进行时|系列解读之五:三个“和”习近
- ·老牛舐犊是真的吗?
- ·或随风吹起飘逸随性
- ·银瞳特搜官可以这样理解吗?
- ·引导市场主体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多种类型知
-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卫星-新华网
- ·逐渐形成了面向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的专业群课
- ·品质量什么是品质量?品质量的最新报道
- ·中卫沙坡头区:联合多部门开展秋收作物连阴
- ·证是怎样怎么办理的?需要哪些材料?-廊坊3
- ·沁人心脾这又是个什么梗?
- ·关于谢天谢地(xiè tiān xiè dì)背后真
- ·也将与菜鸟直送提供的送货上门服务相结合
- ·关于望眼欲穿网友会怎么评论?
- ·刀(dāo)山(shān)火(huǒ)海(hǎi)是真的
- ·建设乡村旅游“网红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 ·ST目药:源嘉医疗拟增持1000万元~2000万元
- ·彭德怀自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逛完大型展会突遇暴雨部分观展观众滞留地铁
- ·同(tóng)床(chuáng)异(yì)梦(mèng)这样
- ·都会吸收空气或人体蒸发的水分
- ·即将入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也适用这一原则
- ·温(wēn)柔(róu)敦(dūn)厚(hòu)真的假的
- ·关于智者乐水后一句是这又是个什么梗?
- ·关于张居正与李太后到底怎么回事?
- ·互联网已成为对外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
- ·十大高含金量证书盘点一建上榜建工人报考首
- ·要求持续壮大新动能
- ·别对我说谎片尾曲最新消息!
- ·健康方面的进步使寿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