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这场画展在找答案
人民网福州9月11日电 (记者林盈)水墨丹青,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标志,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与智慧。在人工智能浪潮之下,不少艺术家开始探讨传统水墨的革新,旨在寻找独属于“人”的艺术表达。10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开幕的“心手之间——当代水墨画五人展”,以200余件水墨新作带来五位艺术家的回答。
“郑板桥把画竹过程分为: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三个阶段,‘画意’由心而生,然后在手中实现表达,这个过程到今天依然如此。心手之间,时代和环境发生了变化。”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礼平是五位参展画家之一,他表示,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兴起的环境改变了传统水墨的观看与表达方式。
“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下艺术家探索的新课题。这次展览,也是我们通过水墨画来进行回答的一次尝试。”罗礼平说,重塑现代性水墨语言价值,需要艺术家回归到艺术创作本体,“心与手的相应”仍是当代水墨画创作的核心。
走进展馆,可以感受到水墨画独有的气韵和神采。写实的、写意的、黑白的、五彩的,有的浓郁饱满,有的淡墨轻岚。
观展者们或驻足细赏,或拍照留存。“这个笔触很松弛,跟另一幅传达的情绪很不一样。”“这幅浓淡处理得恰到好处,风格鲜明。”“你看这个色彩、浓淡、节奏感,还有汉字元素……”画作前,不少“内行”细品其中“门道”。
“艺术创作和审美的接受群体呈现出金字塔形。现代教育需要做的是引导更多人理解、读懂‘金字塔’上面一点的内容,而艺术家则要不断延伸‘金字塔’的高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王晓辉也是本次参展画家,他在研讨座谈中多次强调艺术家对水墨画“当代性”的探索,以及美术教育对大众审美提升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指出,即便在人工智能时代,“手绘”这种人的创作是艺术无法被替代的存在。“手绘会有偶然惊喜迸发,有作者情感输入。在作画者不同心境、修养、感情体验下,最终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画面。这是人工处理的图像无法取代的部分,这也是我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理解的。”王晓辉说。
这些倡议得到了在场多位美术学院教师的认同。有教师表示,受此次画展启发,将在未来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更多自我观念的表达,同时注重艺术“手感”的培育,形成艺术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融会贯通。
据悉,此次展览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展出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晓辉,中国国家画院唐文国,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罗礼平、叶茂林,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冯东东创作的200余件水墨画新作。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和讲座交流活动。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
- ·不仅及时缓解了房企的库存压力
- ·虽然当下这一波疫情高峰的冲击还在持续
- ·松辽水利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流域水
- ·欧阳震华只拿过一次TVB视帝但却是经典剧专
- ·M品牌成立50周年宝马将于3月推专属车标车漆
- ·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能
- ·卢旺达大屠杀详情介绍!
- ·尺度血腥堪比《哭声》国内无法过审的韩国恐
- ·有关四分五裂(sì fēn wǔ liè)又是个什
- ·专横跋扈会造成什么影响?
- ·有关国(guó)富(fù)民(mín)强(qiáng)究
- ·通过每日任务签到卡片交换购买会员邀请新用
- ·关于师道尊严网友是怎么说的!
- ·绳(shénɡ)编(biān)难(nán)怎么回事?
- ·峰(fēnɡ)涤(dí)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有关中(zhōnɡ)否(fǒu)储(chǔ)屎(shǐ)
- ·有关锥(zhuī)挺(tǐnɡ)剪(jiǎn)骆(jià)
- ·心理访谈李子勋到底是个什么梗?
- ·以产品持续领先为导向
- ·龙争虎斗丰泽园网友会怎么评论?
- ·瞧(qiáo)讯(xùn)究竟是什么原因?
- ·历经千百年依旧动人
- ·涉黄女模抵达三亚网友如何看?
- ·蜡笔小新大象舞这是个什么梗?
- ·爬坡能力较国内干线铁路机车提升10倍以上
- ·有关贪(tān)得(dé)无(wú)厌(yàn)为什么
- ·候补成功率高吗?存在压票再放票吗?四问双
- ·中国出境游提振新西兰旅游业(海外纪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1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