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起底带货直播套路:“100%羊绒衫”没羊绒、每天都是限价最后一天

最后编辑时间:2025-02-18 07:17:3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羊绒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动物纤维,通常取自山羊身上的细软绒毛。一只成年绒山羊一次只能产出300克羊绒,因其产量稀少,山羊绒被誉为“纤维中的钻石”或“软黄金”,产品价格通常较为昂贵。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带货直播间当中声称为100%山羊绒的服装售价却异常低廉,并且由于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购买。那昂贵的原料成本之下真能售出这么便宜的纯羊绒服装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直播间标榜为100%山羊绒的服装售价异常低廉。因其具有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购买。

  在另外一个销售所谓羊绒裤的直播间,记者看到,屏幕上用醒目字体打着“100%羊绒”的宣传语。据销售人员表示,为了清库存,这款羊绒裤的售价只要一百多元。

  而在另一个销售所谓羊绒制品的直播间,记者看到,醒目位置打着“正品羊绒一折”字样,销售人员手中拿着的一件所谓羊绒衫,水洗标签上标着“成分100%山羊绒”,其售价88元,销售人员表示,质量可对标商场千元以上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近一段时间,类似这样低价销售所谓100%山羊绒制品的直播间不在少数。然而真如这些销售人员所说,他们销售的针织服装是物美价廉的羊绒制品吗?

  为了验证直播间的说法,记者从不同直播间随机购买了7件宣称100%山羊绒的针织服装,送往在轻工纺织领域的权威检测实验室,分别对7件样品的纤维含量、标识说明进行检测。

  上图这件在直播间中宣称采用鄂尔多斯A类纱线制成的所谓羊绒衫,其产品详情页上显示“面料材质羊绒100%”;服装吊牌上标注“成分羊绒100%”。然而经检测,这件所谓羊绒衫的纤维含量实测为:腈纶50.0%、聚酯纤维29.5%、锦纶20.5%。也就是说标称100%山羊绒,实际为化纤针织衫,其中一根羊绒也不含。

  而这条羊绒裤,带货主播在直播间宣称“100%羊绒,同行用化纤,他们是真羊绒”。产品页面和吊牌上均显示“成分100%山羊绒”。经检测实际的纤维含量为粘纤28.8%、聚酯纤维28.7%、腈纶24.4%、锦纶18.1%,也不含羊绒成分。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轻工纺织服装检测部工程师 周宏水:我们这一次接收了7个样品,其中有2个样品含有少量绵羊毛,5个样品是纯化纤,也就是说7个样品均不含有山羊绒成分。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山羊绒含量在30%及以上的产品才能称之为羊绒制品;山羊绒含量达到95%及以上,疑似羊毛小于或等于5%的产品才能标为100%山羊绒或者纯山羊绒。

  调查至此,记者发现,目前在一些直播平台,一些商家为了增加销量,通过虚假宣传,用普通针织服装冒充100%山羊绒制品对外销售。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1261.1万件,其中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5年增幅达到47.1倍。中消协监测发现,2024年“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期间,有关“直播带货”的负面信息累计230675条,日均8238条。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投诉增幅明显。

  “超低折扣大甩卖,今天是最后一天”,这种吆喝声曾在实体店营销中火爆一时,随着电商直播间的发展,这样的吆喝也出现在带货直播间,不断吸引消费者下单。那么这些吆喝到底靠不靠谱,记者也进行了调查。

  记者随机对多个大型短视频和电商平台的不同品类直播间进行观察,发现有不少营销行为涉嫌价格欺诈。

  在一个销售家用美容仪的直播间,记者看到带货主播正在介绍一款所谓光子美容仪。据介绍,这款美容仪日常销售价为1980元,在他们直播间限时一折出售,售价198.9元。

  在直播时记者看到,带货主播反复强调限时优惠只剩最后一天。在该直播结束后的两天,记者连续对该美妆店直播活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第二天,该直播间再次开启直播,销售的美容仪与前一日相同,售价仍为198.9元,并未恢复至日常价格1980元;

  到了第三天,记者看到,尽管该美妆店没有开直播带货,但网店内同款美容仪仍在销售,价格依旧是198.9元。

  我国《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消费维权领域律师、广东省消委会公益律师团成员 柯立坤:商家通过这种限时限量的宣传手段,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的优惠,而本质上是通过刺激消费者急于下单的心理,从而实现增大他们销量的目的。

  除了虚构限时限量优惠等违法促销手段之外,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还有些直播间利用虚假折扣诱导消费者下单。

  例如一个主营家具的直播间销售的一款梳妆台。据带货主播介绍,这款梳妆台在直播间购买有优惠,到手价1380元,另外在显着位置用红色字体标注“下播恢复原价2480”,按照这样的折扣力度计算,相当于消费者可享受5.5折的优惠。然而当记者仔细观察时发现,在“到手价1380”后有一个数字“1780”被划掉了,这个被划掉的价格用了不明显的灰色小字标注,很容易被消费者漏掉。而按照这一划线价来算,消费者实际享受的折扣仅为7.7折。

  消费维权领域律师、广东省消委会公益律师团成员 柯立坤:这个直播间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同时存在一个划线价和下播后恢复的价格,这就存在被比较价格基准不明确的问题,让消费者不清楚究竟要被比较的价格是多少。

  我国《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价格,作为折价、减价的计算基准或者被比较价格。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