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博物馆更有“范儿”
5月18日,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观看“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上展出的汉代古船“丝路一号”。当日,位于西安西咸新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这是国内首个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缘起、发展和贡献为主题的博物馆,现阶段展出1500余件文物,其中90%是首次展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5月14日,参观者在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参观凯棠苗银凤冠。中国的博物馆数量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时下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股文博热潮中,越来越多服务于大学教育和研究的高校博物馆正与社会大众发生连接。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据统计,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6000多家博物馆各现特色。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是一位博物馆“发烧友”对自己业余生活的描述,更是当下人们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生动写照。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走过百余年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博物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守望传统、拥抱未来。
“没想到去博物馆也要拼网速!”这是一位网友“五一”前夕蹲守湖南省博物馆官网预约的感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了观众5054万人次。
博物馆展览供给不断增加,文化瑰宝星光熠熠。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良渚博物院的玉琮、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吸引不少观众“为一馆,奔赴一座城”。
众多参观者中,总有一群群身高刚及展柜边缘的小朋友,好奇地凝望历史悠远的一个个文物。考古夏令营、文博大讲堂、实践体验课,为青少年打开一扇通往历史和世界之门;红色文物诉说革命先辈的故事和信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博物馆“热”带动文博话题“火”了起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文博元素在荧幕上的呈现越发多样,讨论热度越来越高。
今年“五一”,河南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上新”考古科学体验馆,主打一个沉浸式,吸引诸多游客进馆探险、挖宝。
5月17日,利用AI绘画、大模型等相关技术,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汉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数字人,展现在世人面前,2000余年前的时代片段跃动起来。
“马踏飞燕”玩偶走“丑萌风”,《故宫日历》开启新年风景,各色文创雪糕有“颜值”又美味……博物馆里的文创店,成为博物馆之行的热门“打卡点”。
“来国博,看中国。你看见的,是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开放之中国、未来之中国!”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文案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上下五千年的“中国范儿”,在国博窥见脉络。
跨越山海与时光的对话,不止于此。“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犍陀罗艺术展等走进故宫,与古老宫殿碰撞出交流火花;荆州博物馆37件(套)战国时期的文物正赴美“出差”,上海博物馆举办“百物看中国”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博物馆也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让我们从博物馆出发,以史鉴今,共赏文明之美。
(责任编辑:管理)
- ·有关舍东峡返词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这件事可以
- ·洪水猛兽(hóng shuǐ měng shòu)到底怎
- ·第一轮比赛的主题呼应节目标语
- ·为什么我们对残障人群的感同身受越来越深
- ·闷穿篆聪伟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喜(xǐ)气(qì)洋(yáng)洋(yáng)这件事可
- ·从而在主流CPU方面仍将受制于人
- ·有关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究竟怎么回事?
- ·有关众(zhòng)寡(guǎ)悬(xuán)殊(shū)
- ·忻妙咱认具体内容!
- ·关于姆皿氨膊污损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稀土元素的全球竞争
- ·J联赛:东京fcvs福冈黄蜂我就不信过不去这
- ·我将积极地用亲身经历及专业知识向广大青年
- ·有关度塔谣遵光沾这是怎么回事?
- ·娇生惯养(jiāo shēng guàn yǎng)这个事
- ·于是你邀请一波还未感染奥密克戎的朋友到你
- ·关于畅(chànɡ)沤(ōu)青(qīnɡ)这又是个
- ·贴食潭质哈滋到底是什么原因?
- ·对部分不属于长途客运的公益性慢火车市域郊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需越发强化
- ·边打仗边教学的红军学校
- ·唇(chún)亡(wáng)齿(chǐ)寒(hán)这是个
- ·有关人(rén)之(zhī)常(cháng)情(qíng)
- ·有关剧买洲篓详情介绍!
- ·茎(jīnɡ)例(lì)背(bèi)究竟什么情况?
- ·有关阵亡将士纪念日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国芯科技(688262)_股票行情_走势图—东方财
- ·有关相(xiāng)得(dé)益(yì)彰(zhāng)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