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尾号“X”不读“叉”也不读“埃克斯”正确读法是什么

最后编辑时间:2024-10-13 07:33:1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而且,还需要进行人口统计,每年都要比对出生和死亡人数并进行登记,以掌握人口的变动情况,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户籍登记制度。

  到了秦朝时期,户籍制度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了,按照秦朝的规定,男子无论是否成年,都必须登记在册。

  在8月份,老百姓必须携家中老幼,前往府城或者县城的衙门登记自己户籍,这一政策其实最主要还是为了朝廷征兵以及徭役等。

  而到了隋唐时期,户籍制度的发展就更加完善了,那时候实行的制度叫做“输籍定样”,里面规定:男子4到15岁为小,16到20岁为中,21到59岁为丁,60岁为老。

  民国时期,那时候的我国先后出台了《户籍法》和《户口普查法》,开始正式推行身份证制度,建立了各级的户政机构,这也就是现在户籍制度的前身。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1年公安部公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了关于人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事项的管理办法。

  到了1984年,我国开始颁发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其实是到了2004年才开始发行的。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个年代电视剧里面演的样子,某些人想要到什么地方任职,需要拿着上级开出来的介绍信来证明身份。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代身份证的样子,最开始的第一代身份证其实是采用印刷和照相技术塑封而成的。

  那时候的身份证数字编码还不是18位,而是采用的15位编码,最初发放的那一批身份证还是用手工填写的是身份信息。

  直到1999年,我国才实行了现在的公民身份号码制度,每个公民一出生就有了一串代表身份信息的号码,而这串号码也从之前的15位延长到了18位。

  第一代身份证相较于第二代身份证看上去要简洁不少,只在信息面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签发日期以及身份证号这些信息。

  而第二代身份证相较于第一代的变动还是比较大的,二代的正面除了国徽图案还多了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等信息,也增加了写意长城图案。

  前六位的数字都是代表地区,而一步步细分下来看的话,第一位代表的是所在的地理大区,例如北京所在的华北大区数字就是1。

  只有最神秘的第十八位,它其实是一个校验码,用来校验身份证号码的正确性,是由计算机随机产生的。

  所以说,X的正确读法既不是“叉”,也不是“埃克斯”,而是“shi”,用英文来表示的话就是ten。

  例如苹果公司在2017年发布的手机苹果X,它其实就是罗马数字10,代表着苹果向iphone问世十周年致敬。

  而在钟表方面罗马数字应用的就更加广泛了,表盘常常为了美观而将数字做成罗马数字的样子,例如Ⅰ这样的符号。

  而罗马数字其实起源于欧洲,是欧洲人民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所用的数字,需要注意的是,罗马数字没有0。

  而且为了宗教的传播,当时的罗马教皇直接宣布,罗马数字是由上帝发明的,从今往后人们不允许再添加或者修改任何数字。

  而一位学者在算数的过程中发现了0的存在,他认为0对于科学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于是就悄悄的添加了数字0。

  就从罗马数字里面的十来看,写作“X”,但是40就写作“XL”,原因是L代表50,把X放在L前面,就代表着要用L减去X,最后得出是40。

  单单一个数字就已经这么麻烦了,所以在阿拉伯数字引进之后,罗马数字也被取代,现在罗马数字的主要作用还是以装饰为主。

  这里的k代表的就是黄金的纯度,其中24k黄金为最高,即黄金含量是99.998%,在一般意义上,24k的黄金也被认为是纯金。

  包括像导购所说的足金、千足金等等,都是不同的黄金含量,足金是含金量大于99%,千足金的含金量则必须大于99.9%。

  而这里的k其实取自于法语karkt,在法语中是克拉的意思,因此,在这里K的正确读法应该是“kai”。

  然而,在当今的这个社会,顺应大众才是正确的做法,不管是大家读k还是“kai”,都是正确的读法。

  但是身份证在光照下,可以看到一串“JMSFZ”的字母,而这也就是大家居民身份证的拼音首字母,这样设计既有些巧思,还可以起到防伪的作用。

  在身份证的背面,还有着长城的变色油墨图案,在人像的下方,还有印着“中国CHINA”组成的花团全息图案。

  身份证作为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离不开的证件,不管是乘车还是购买一些大宗物品,都需要用到它。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都应当注意这些,无论是身份证还是身份证号,都不应该轻易的告诉别人,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财产。

  而一个小小的身份证中都蕴含了这么多的小秘密,不知道各位观众在看完之后会怎么读身份证上的“x”呢。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