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范县:昔日“空心村”蝶变“网红村”

最后编辑时间:2024-03-01 20:26:1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日,在河南范县王楼镇东张村及周边,700余亩金灿灿的油菜花正竞相开放,来自县内外的游客纷纷前来拍照打卡,成为这个春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想当初我们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整个村子只剩下老人孩子,基本成了‘空心村’,再看看现在,焕然一新,竟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河南范县王楼镇东张村村民张仁和骄傲地说。

  东张村村民常说他们村“车在树下行、家在花中卧、人在富贵中”,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村里的退休老支书张存胜,他在担任东张村党支部书记期间,率先推行农村宅基地统管,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使东张村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村容村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东张村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听蛤蟆叫,就是不打粮”的背河洼地盐碱窝,现在的东张村,大街小巷横平竖直,村有柳树一条街、女贞树一条街、柿树一条街、海棠一条街、月季小巷、翠竹小巷和生态小广场,一年四季美景不断,使东张村“春天像花园,夏天像公园,秋天像果园,冬天像乐园”。

  东张村于2008年率先成立范县黄河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存胜发扬工匠精神,在农村实用技术方面实现多项种植技术革新,用3年时间成功创出了把稻种直播到大田的“水稻直播”法,实现了旱育直播技术,使水稻每亩产量突破1200斤,相比传统种植方法每亩节约成本320元,节约用水60%。据了解,“水稻直播”法在范县及周边县区推广面积已达到10万余亩。

  理事长张存胜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利用稻鸭共作模式,种养复合,立体种植,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环保生态生产有机稻米,创立了“洁田”牌有机大米,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优质产品奖和河南省着名商标。

  据了解,在理事长张存胜的带动下,范县建成生态有机大米基地15个,生态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打响了有机品牌,“洁田大米香飘万里,端起米碗想到范县”,使范县大米享誉中原大地。

  “我们东张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可以说已经比较成熟了,目前我们村有柳溪小镇、星空岛、彩绘墙、村史馆、耕读小院,农特产品展馆等10余个旅游观光景点,每年还会举办油菜花节等文旅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河南范县黄河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存胜介绍。据了解,4月8日,河南范县王楼镇第二届油菜花节首日游客接待量达到8000余人。

  近年来,在河南省水利厅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对7个坑塘和9公里沟渠进行改造,在东张村等7个乡村建成了集湖面、假山、码头、拱桥、玻璃栈道、美食街、星空岛、培训学校等设施为一体的柳溪小镇生态公园,春天柳树成荫,夏天荷塘美景,吸引远近游客前来游玩观赏,节假日星空房供不应求。

  走进东张村村史馆,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牌映入眼帘,让人不由得连连称赞,东张村荣获 “全国文明村”“全国产权制度改革先进村”“河南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河南省五好信用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理事长张存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省级农民致富能手”“全省粮食生产大户”等荣誉称号,成为村支书们学习效仿的“榜样”。

  “范县将积极参与到‘濮阳八景’评选工作中来,以文旅强县为目标,持续打造一批适宜开展乡村旅游的‘网红村’,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以生态促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范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李晓帅表示。(冯丽苹)

  风力发电取决于风力大小、太阳能发电取决于阳光是否充足,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风乌”大模型,正在让AI用于气象预测,辅助防灾减灾、能源生产。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键一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在守住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基础上,我国明确村庄规划实施的“农民主导”特征并坚持“多规合一”改革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一系列建设目标,同时规划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

  虽然AI绘画在技术层面有重大的突破,但在创造上却有其限度。AI自始至终是技术,是工具,AI绘画作品不是艺术作品。

  总之,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属于新时期人类智能的外在表现形态。人工智能时代艺术领域产生的AI绘画,其本质上也就是“人类艺术智能”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而创造的“人类智能艺术”,这当然仍属于人类的艺术创作行为。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快速迭代的关键阶段,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其对传统的线性科技创新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战。

  做“顶天立地”的科研,还需要科研评估避免“一刀切”,防止人才帽子异化。针对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应分类制定人员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去衡量成果产出,尽量避免科研过度功利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诸多重要元素、思想及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实践的重视,都是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精神特质。新时代科普工作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科普工作创新性发展。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我们要发挥其基础研究的优势、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钽易解石出现于高演化稀有金属伟晶岩中,代表了成矿流体极度富钽的特征,对钽矿找矿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年产千万台高端手机的小米智能工厂在昌平投产。2023年,北京重点培育的十大高精尖产业集群收入全部突破千亿级,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三万亿元,智能装备产业突破五千亿元。

  近日,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名单出炉,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提案》入选58件好提案之一。

  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研读文献、撰写提案文稿……徐星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发出中小学科学教育方面的“好声音”。

  历史上瘟疫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害之一,一定程度上甚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一项国际研究发现,罗马帝国暴发的3次大规模瘟疫均发生在异常寒冷和干旱的时期,研究人员推测气候异常和瘟疫可能与罗马帝国衰落有关联。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