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目科技第三次冲刺港股IPO:华为参投、超两成收入来自最大客户
6月27日,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赛目科技”)的港股主板IPO申请仍在审批中。上月底,该公司自2022年以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赛目科技于2014年1月,专注于仿真技术创新,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该公司自主研发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SimPro和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分析工具SafetyPro,并于2021年推出基于云的ICV仿真测试平台。
赛目科技指出,自管理团队在2018年接管公司的管理及营运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研发工作,并投入大量资金,于2021年至2023年研发开支(包括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成本)分别是2712.7万元、3090.3万元及7133.1万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约25.4%、21.3%及40.6%。
公司预期其研发开支于未来将继续大幅增加。招股书显示,赛目科技将继续优化和升级现有的解决方案,增加创新产品投资,扩大客户群并在地理上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扩大人才库及扩大仿真技术的应用。
招股书显示,空格科技由管理团队全资拥有(分别由胡大林、马蕾及何丰拥有约64.1%、25.6%及10.3%)及通达(作为员工激励平台,胡大林为该平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由胡大林、何丰、马蕾及14名其他雇员分别拥有约50%、44.1%、2.1%及3.8%;空格科技和通达于最后可行日期于赛目科技已发行股本总额中合共拥有约45.5%的权益。空格科技与通达于2021年10月8日订立一致行动人士协议,以正式确定其投票安排。
2020年以来,赛目科技获得投资者通过认购公司增加的注册资本的多轮投资,合计约为2.87亿元,投资者包括共青城智源、国资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华为旗下风投机构哈勃科技创投、北京基石慧盈创业投资中心、中信投资、经纬恒润、共青城军合及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投资合伙企业。
赛目科技自称是中国几家能够提供一站式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的市场参与者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收入计,该公司是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3%;按2023年的收入计,公司是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9%。
界面新闻了解到,ICV指配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制动器及其他装置,整合先进的通信及网络技术。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市场规模于2023年达到约17亿元。
目前,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ADAS级ICV已实现批量生产,其于中国的销量由2019年约720万台增至2023年约158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约21.8%,预计将由2024年约1750万台进一步增至2030年约247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9%。
然而,L3及以上级别的ICV因有关其市场准入的法律及法规尚未颁布而尚未达到市场投放阶段,且仅能于用作实验及示范的特定场景下运行。L3级ICV预期于2024年在中国销售,2030年销量预计将达到约710万台,约占2030年中国ICV行业市场规模的18.8%;L4及以上级别的ICV预期将于2025年在中国首次销售,2030年销量预计约160万台,约占2030年中国ICV行业市场规模的4.3%。L3及以上级别ICV在中国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但预期于2023年至2030年继续增长,并于2030年达到约23.1%。
于2023年前,中国约有300至400家ICV制造商,其中从事L3或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开发者不足50家;同时,中国约有500至600家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当中亦涉及不同级别及层面的ICV相关测试解决方案。该300至400家ICV制造商及500至600家智能驾驶技术公司组成赛目科技的主要目标客户。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约800至1200家ICV制造商从事开发L3或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有2500至3500家专注开发ICV相关软硬件的科技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及智能汽车在中国的接受度不断提高的推动下,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亦稳步增长,由2019年约12亿元增至2023年约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8%,且预期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约279亿元,自2024年起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3.6%。此外,按收入计,预期2023年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于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场份额将保持在50%以上,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接近60%。
招股书显示,于往绩记录期间后及直至最后可行日期,赛目科技取得总合约价值约1160万元(不包括税项)的十份新获授合约,包括两份销售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合约;一份销售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的合约;四份提供ICV测试及相关服务的合约;及三份提供顾问及其他服务的合约。此外,该公司的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ICV测试及相关服务以及顾问及其他服务分别有4个、3个、12个及15个进行中项目,积压金额分别约1800万元、1420万元、390万元及920万元。
赛目科技称,公司的业务运营受相对较高的客户集中度的影响,主要由于中国ICV行业初步发展阶段的客户数量有限,而部分主要客户参与的ICV相关平台项目涉及大额合约令这种集中度更为倾斜。不过,这五大客户一般因公司为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招股书显示,于往绩记录期间各财政年度,该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4170万元、3550万元及4000万元,分别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9%、24.4%及22.8%;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1亿元、9780万元及9800万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约93.4%、67.2%及55.8%。
2021年至2023年,相关客户所得收入分别为约770万元、3550万元及1310万元,分别占赛目科技总收入约7.2%、24.4%及7.5%。就相关客户所受制裁的潜在影响而言,金杜律师事务所表示,公司的业务违反美国制裁制度下的任何制裁规定的风险极低,有关相关客户的制裁于往绩记录期间并无影响公司的业务及相关客户对公司的收入贡献。
6月27日,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赛目科技”)的港股主板IPO申请仍在审批中。上月底,该公司自2022年以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赛目科技于2014年1月,专注于仿真技术创新,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该公司自主研发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SimPro和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分析工具SafetyPro,并于2021年推出基于云的ICV仿真测试平台。
赛目科技指出,自管理团队在2018年接管公司的管理及营运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研发工作,并投入大量资金,于2021年至2023年研发开支(包括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成本)分别是2712.7万元、3090.3万元及7133.1万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约25.4%、21.3%及40.6%。
公司预期其研发开支于未来将继续大幅增加。招股书显示,赛目科技将继续优化和升级现有的解决方案,增加创新产品投资,扩大客户群并在地理上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扩大人才库及扩大仿真技术的应用。
招股书显示,空格科技由管理团队全资拥有(分别由胡大林、马蕾及何丰拥有约64.1%、25.6%及10.3%)及通达(作为员工激励平台,胡大林为该平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由胡大林、何丰、马蕾及14名其他雇员分别拥有约50%、44.1%、2.1%及3.8%;空格科技和通达于最后可行日期于赛目科技已发行股本总额中合共拥有约45.5%的权益。空格科技与通达于2021年10月8日订立一致行动人士协议,以正式确定其投票安排。
2020年以来,赛目科技获得投资者通过认购公司增加的注册资本的多轮投资,合计约为2.87亿元,投资者包括共青城智源、国资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华为旗下风投机构哈勃科技创投、北京基石慧盈创业投资中心、中信投资、经纬恒润、共青城军合及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投资合伙企业。
赛目科技自称是中国几家能够提供一站式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的市场参与者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收入计,该公司是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3%;按2023年的收入计,公司是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9%。
界面新闻了解到,ICV指配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制动器及其他装置,整合先进的通信及网络技术。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市场规模于2023年达到约17亿元。
目前,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ADAS级ICV已实现批量生产,其于中国的销量由2019年约720万台增至2023年约158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约21.8%,预计将由2024年约1750万台进一步增至2030年约247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9%。
然而,L3及以上级别的ICV因有关其市场准入的法律及法规尚未颁布而尚未达到市场投放阶段,且仅能于用作实验及示范的特定场景下运行。L3级ICV预期于2024年在中国销售,2030年销量预计将达到约710万台,约占2030年中国ICV行业市场规模的18.8%;L4及以上级别的ICV预期将于2025年在中国首次销售,2030年销量预计约160万台,约占2030年中国ICV行业市场规模的4.3%。L3及以上级别ICV在中国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但预期于2023年至2030年继续增长,并于2030年达到约23.1%。
于2023年前,中国约有300至400家ICV制造商,其中从事L3或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开发者不足50家;同时,中国约有500至600家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当中亦涉及不同级别及层面的ICV相关测试解决方案。该300至400家ICV制造商及500至600家智能驾驶技术公司组成赛目科技的主要目标客户。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约800至1200家ICV制造商从事开发L3或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有2500至3500家专注开发ICV相关软硬件的科技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及智能汽车在中国的接受度不断提高的推动下,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亦稳步增长,由2019年约12亿元增至2023年约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8%,且预期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约279亿元,自2024年起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3.6%。此外,按收入计,预期2023年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于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场份额将保持在50%以上,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接近60%。
招股书显示,于往绩记录期间后及直至最后可行日期,赛目科技取得总合约价值约1160万元(不包括税项)的十份新获授合约,包括两份销售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合约;一份销售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的合约;四份提供ICV测试及相关服务的合约;及三份提供顾问及其他服务的合约。此外,该公司的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ICV测试及相关服务以及顾问及其他服务分别有4个、3个、12个及15个进行中项目,积压金额分别约1800万元、1420万元、390万元及920万元。
赛目科技称,公司的业务运营受相对较高的客户集中度的影响,主要由于中国ICV行业初步发展阶段的客户数量有限,而部分主要客户参与的ICV相关平台项目涉及大额合约令这种集中度更为倾斜。不过,这五大客户一般因公司为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招股书显示,于往绩记录期间各财政年度,该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4170万元、3550万元及4000万元,分别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9%、24.4%及22.8%;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1亿元、9780万元及9800万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约93.4%、67.2%及55.8%。
2021年至2023年,相关客户所得收入分别为约770万元、3550万元及1310万元,分别占赛目科技总收入约7.2%、24.4%及7.5%。就相关客户所受制裁的潜在影响而言,金杜律师事务所表示,公司的业务违反美国制裁制度下的任何制裁规定的风险极低,有关相关客户的制裁于往绩记录期间并无影响公司的业务及相关客户对公司的收入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
- ·关于惨不忍睹(cǎn bù rěn dǔ)是怎么回
- ·呸脊坐棘节这是一条可靠的消息吗?
- ·问道元宝怎么加锁终于真相了?
- ·认证抖音黄v有什么好处?什么情况下个人不
- ·舔(tiǎn)傣(dǎi)又是什么梗?
- ·茂栋汕能这样理解正确吗?
- ·售938万起吉利帝豪LHiP冠军版限时优惠19万
- ·翌(yì)汾(fén)网友是怎么说的!
- ·正面硬刚!胡塞武装称如果美国派兵也门将付
- ·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关联
- ·伦敦单间房租史上首次突破每月一千镑找房人
- ·关于雹(báo)受(shòu)为什么会上热搜?
- ·关于荣辱与共(róng rǔ yǔ gòng)什么原
- ·关于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这条消
- ·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
- ·荣(rónɡ)求(qiú)叫(jiào)是这样理解吗?
- ·有关模橡碗阵这是不是真相?
- ·现2024展会预订正火热进行中
- ·我为你着迷真的还是假的?
- ·还涉及到防疫和患者转运
- ·有关骨(gǔ)瘦(shòu)如(rú)柴(chái)是传
- ·裕太是境内首家通过 OPEN Alliance IOP 认
- ·有关窗(chuāng)明(míng)几(jī)净(jìng)
- ·关于沥(lì)远(yuǎn)这样理解正确吗?
- ·世界最凶猛的狗稀有品种黑色的比特犬在农村
- ·有关喋血特种慰安所什么情况?
- ·当初特区设在大连而不是深圳哪东北就不是现
- ·关于鞭(biān)长(cháng)莫(mò)及(jí)怎
- ·关于以(yǐ)德(dé)报(bào)怨(yuàn)到底
- ·每当熟悉的音乐旋律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