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十亿元以上大项目何以“跳涨”

最后编辑时间:2024-10-30 07:57:5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2024年安徽省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上,开工动员项目达551个,总投资426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1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达到了15个。

  50亿元,是衡量项目能级的重要指标。过去三年,这个指标充分反映了安徽省项目能级的跳跃式发展。

  2021年,安徽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全年隻有5个。2022年、2023年,这个数字直接跳涨至56个、53个,带动安徽制造业投资在近两年连续保持18%以上的增长。

  2021年2月,安徽省两会第一次提出把“双招双引”作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全省上下围绕新兴產业发展,在招商引资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按下“双招双引”的“加速键”,实现了產业从点到面、串珠成链、集链成势的跨越。

  今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旨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防止在招商引资中盲目“拼政策”,打破地方在财税补贴、地价优惠等方面的不规范竞争。

  2021年,按照安徽省委发展十大新兴產业的部署,省政府着手编制十大新兴產业“双招双引”工作方案。省政府连续召开10次专题会议逐个研究审定,每次会议用时都超过4小时,政府、专家、企业、商协会共同研讨,对十大新兴產业全球范围内的头部企业、核心技术、高端人才团队画出“重点”。这成為“双招双引”具体的路线图、施工图。

  挂图作战,不仅让招商引资能够“按图索驥”,找准定位,更為重要的是大幅提升了领导干部对產业的认知、对地方资源稟赋的理解。

  池州的非金属矿资源丰富,其中,白云石储量达30亿吨。池州经开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谈白云石资源开发,该园区常常是“看石是石”,招商引资也总是从矿石的开採、加工上考虑。直到对產业链深入研究后,他们才发现白云石对材料產业具有突破性变革的意义。

  基於对新材料產业的深入理解,2021年底,池州这座江边小城接住了总投资148亿元、年產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目前,项目落地的青阳县正力争将丁文江院士镁氢材料研究院等產业链关键项目落户。“现在,我们对產业的认识比前几年提升了几个层级。”该负责人感嘆。

  前不久,总投资550亿元的全球首条搭载无金属掩膜版技术的第8.6代AMOLED生產线项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举行开工仪式,这成為新站高新区在新型显示產业落下的又一关键子。敢於落子,源於当地干部对於项目颠覆性技术的认知。

  新站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办公室的墙上常年挂着一张包含了上中下游100多家企业的新型显示產业全景图。该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不仅產业链上的企业他们耳熟能详,就是行业动态也是如数家珍。保持对前沿技术和產业趋势的敏感性,是他们谋划项目的基本前提。

  正是在这样的“精耕细作”下,不仅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诸如江丰电子、升滕半导体等一批曾经默默无闻的配套企业,也纷纷做到了行业顶尖,成為一个个“隐形冠军”。

  理清每个產业从“是什麼”到“干什麼、怎麼干”的实践逻辑,安徽省进一步放大了“科创+產业”“龙头+配套”等產业发展的有效打法。

  合肥依托整车企业“围整落零”,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滁州依托隆基、正泰等龙头企业,推动光伏產业链式发展,都是缩影。

  此外,秉持着“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干”,安徽积极引入企业家和专业团队参与“双招双引”全过程,而且组织开展一系列专业化培训,打造了一支熟悉產业和资本市场、读懂企业和企业家、精通项目研判和谈判的“招商专业军”。

  曾有人感嘆,在“双招双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专业化程度高,谁就会走到竞争对手的前面。而安徽则凭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系统招商、全员学习,将战略性新兴產业挖到深处,抢得了先机。

  发展新质生產力是时代主题。而集聚新兴產业更需要科技招商从源头“捕捉”,强化对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投机构、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的吸纳。

  在“双招双引”中,安徽省善用平台思维、平台力量“做乘法”,以多层次、多样化的平台“网”络全球,便捷高效链接上各类要素资源。

  10月17日,2024年“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粤港澳赛区復赛暨双招双引对接会成功举办。经过初赛选拔,15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项目在178个报名项目中崭露头角,顺利在“创响中国”舞台上进行了新一轮竞技。

  比赛举办地,是安徽聚力打造的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科大硅谷在全球设立的9家创新中心之一的深圳创新中心。

  2022年8月以来,安徽以科大硅谷这一平台為纽带,全力匯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高科技供应链,目前,已吸引集聚新入驻科技型企业1725家。新增各类创新人才超1万名,带动就业人才超5万名,累计6万名。集聚各类基金216隻,总规模超2400亿元。

  “‘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科大硅谷既匯聚资源,又分拣资源、推送资源,帮助更多的创新企业在安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科大硅谷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是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等与科大硅谷共同构成的“谷院网”融合创新品牌,已成為安徽引凤来栖的良“巢”。

  商协会作為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纽带,具有整合和凝聚资源的独特优势,也是“双招双引”的重要平台。

  安徽重视商协会的培育发展和作用发挥,新组建了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国际商协会联盟、徽商总会等,目前全省行业商协会近4000家,通过以商招商引来一批好企业、好项目,成為招商“合伙人”。

  安徽省积极开展“投资安徽行”“徽动全球”等活动,搭建“海客圆桌会”等创新型对接平台,举办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新材料產业大会等专题展会,撬动產业资源加速向安徽集聚。

  这几年外商投资数据很受关注。而2023年,安徽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达602家、同比增长达26.7%。

  9月初,在厦门举行的海客圆桌会(欧洲专场)上,全球技术创新伙伴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宾·彼得·腾森在听完安徽投资环境的介绍后,说道:“安徽科创实力雄厚,生态环境优越,作為一家跨国技术转移机构,我们会引导更多科技型企业投资安徽,同时也帮助安徽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双招双引”是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產业结构、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人员就业、增加财税收入的关键抓手。

  对安徽,甚至对每一个发展中省域而言,隻有抓好了这项工作,才算是抓住了牵动性的发展关键点和突破点。

  说起安徽“双招双引”战法之变,基金招商是绕不开的——採用基金招商模式,通过国有资本领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进行项目培育、產业培育。

  在“有為政府+有效市场+资本招商”的生态下,安徽全力构筑了一个企业“招之则留”的“强磁场”。

  深向科技是一家专注於商用车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去年底,由肥西產投下属运河基金、江淮汽车、铁路基金、安徽省新兴產业发展基金等共同设立的中安新能源汽车基金宣布完成对深向科技的数亿元B轮投资,“以投带引”,招引深向科技落户合肥。这是安徽省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又一次战略性布局,成功壮大了安徽新能源汽车產业链条。

  安徽是全国较早在全省域推进基金体系建设的省份,省新兴產业引导基金组建运营两年来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已实现对全省重点產业、重点区域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近年来,德国大眾多次加码安徽。大眾相关负责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安徽省及合肥市给予的大力支持的感谢。

  大眾汽车(安徽)有限公司CEO葛皖鏑将安徽工厂和研发中心的建设称為“合肥速度”。在过去短短的三年时间裡,大眾在安徽建立了一座全新的智能电动汽车中心,构建涵盖研发、生產、销售和售后服务领域的完整新能源汽车价值链。

  过去两年时间裡,安徽有1106个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產,跑出项目招引“加速度”。

  这得益於安徽“双招双引”建立了完善的专班工作体系,省市县三级联动、整体协同。一个產业背后,就是一个专班,“协同作战”奏响了大合唱。专班有效整合政府和商协会、龙头企业、基金机构、专家智库等行业专业力量,改变了过去少数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实现了產业与行业主管部门、要素保障部门协同发力。

  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大合唱”,大大提高了“双招双引”工作效率。安徽项目由签约到开工平均时长不断缩短,2021年到2023年,分别為287天、204天、150天﹔由开工到投產缩短7个月,从2021年的16个月减少到2023年的9个月。

  安徽正凭着越来越活跃的產业生态、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口碑,感召越来越多的企业、资本和人才到来。(记者 丰 静 彭园园)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

上一篇: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十连升已增至16517亿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