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元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吗?专家如何评定的?

最后编辑时间:2024-01-07 07:19:5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期有专家在电视采访中发表了高论,在央视新闻节目《新闻一加一》中,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副理事长,同主持人白岩松,讨论中等收入问题。其中谈到如果按照国统局的月收入平均数3000元来计算,我国的中等收入人群已经有4个多亿了。

  德先生可能感触有所不同,中等收入人群的标准是如此的低吗?我们来计算一下,全国14亿人,有近3亿人是老人,4亿人是未成年人。也就是说最多也就是7亿人是处于工作状态的,如果那就有4亿多人达到了中等收入,那占比超过50%以上?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国家的富裕程度不是很高吗?

  另外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选择去做外卖、送快递,每个月收入现在也是有着有着3000元以上吧?如果这样算,难道他们的收入也已经超过了中等收入吗?其实在社会岗位的收入评价体系中,这些岗位的收入可能是比较低的。那么比他们收入更低的岗位还有什么呢?谁将是低收入呢?

  不过专家也认可说,其中大部分还是刚刚迈过中等收入的门槛,所以仍然不太富裕。而这些人群对抗风险的能力是非常脆弱的,一旦遇到外部的冲击,这部分人受影响也最直接,包括对收入的影响、甚至对一部分人的就业也有影响,所以这部分人往往在体感上就更脆弱。

  其实再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他们但凡受到冲击,有可能劳动岗位不保,很快就变成低收入人群或者无收入人群。同样刚刚卖过门槛的中等收入人群,也就是平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劳动者,还要考虑子女的教育、医疗、养老,所以他们仍然不敢去消费。

  专家认为这些人群还要考虑储蓄的问题,不过德先生仍然认为他们无需考虑储蓄的问题,因为他们真的省下钱去做储蓄呢?想一想,他们养老的问题也仍然没有解决,他们医疗的问题也没有解决,一场大病仍然可以让他们因病返贫,他们如果收入3000元,真的会有储蓄吗?有规划的养老吗?

  我们现在个税的起征点已经提到了月5000元了,再加上各项的个税抵扣项目,基本上月入8000元,以下是不需要缴纳个税的。德先生认为,按照月收入8000元来作为中等收入标准可能更为恰当。因为在此时,满足了个人基本支出之后,有可能还能留下一点钱,去给自己做储蓄,去给自己规划养老,去给自己准备一些发生大病重病时的缓冲金。

  一、在一些小城市乃至县城,估计最少也应该标准在5000元以上吧。那么在乡村,如果将自己家地里产出的粮食以及菜园里的菜折算回去的线元以上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满足自己最基本的居住和生活开支,然后手头还有一些余钱,可以去做储蓄或者去做养老规划,或者去如做大病医疗的支出储备金。

  二、在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城市,估计是中等收入标准应该在1万元左右,因为增加的主要是房租开支和日常开支,而其他的方面与大城市,或者小城市对比,也可能没有太大差别。

  三、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般来说,如果月收入低于1.5万元,可能远远是达不到中等收入标准的。因为房租和日常开支最少就需要8000元左右,那么考虑到子女教育,养老规划以及医疗储备,是不是需要的更多呢?

  那么大家认为中等收入标准应该是多少呢?专家按照我国的平均月收入标准3000元来统计,这有没有道理呢?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