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诗书双美艺道永存——沉鹏先生纪念展(二)

最后编辑时间:2024-08-18 07:45:5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沉鹏先生是着名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中国文联第六届副主席,第八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主席、第五至八届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2023年8月21日,沉鹏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2岁。

  沉鹏先生一生崇德尚艺,潜心学问,诗书双绝,交相辉映,不但深刻影响着当代书坛,也对中华诗词的发展贡献巨大。先生始终将社会责任和业界发展担在肩上,坚守“原创、艺术、诗意、人本”的学术主张,围绕书法艺术本体,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卓见的构想,倾注了自己的睿智和心血。先生提出的“书法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十六字书学理念,对当代书法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先生耄耋之年,仍严格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学习,作诗写字,艺文兼备,精进不已,为后学树立了榜样。

  沉鹏先生与荣宝斋的情谊由来已久,对荣宝斋的发展十分关心,对荣宝斋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特别是在荣宝斋350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中,先生不顾年迈,先后题写多首贺诗和书法作品。在《荣宝斋三百五十周年诗笺谱》的制作中,先生不但欣然题签,还亲自撰稿、用小字行楷精心书就了700余字的序言长卷。

  2022年12月7日,荣宝斋沉鹏诗书研究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先生通过视频发表了精彩的讲话,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共襄盛举,共同研究传统诗书,勉励大家在有限的天地里,打出无限的境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品、格调。先生的去世,是文化艺术界的重大损失,而先生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也越来越为有识之士赞赏。

  本次展览展出了沉鹏先生的作品多件,有许多先生的自作诗词,还有一些写给研究会成员的信札。楷书、隶书、草书、国画,中堂、条幅、对联、长卷、手札,可谓体裁多样,形制丰富。从这些作品中,既可领略先生笔墨线条洋溢的才情与神韵,还能感受到先生做人的谦恭与率真、做事的低调与豁达,治学的严谨与开明。同时,本次展览还展出了研究会成员的作品50余件,他们或抄录先生的诗词以表达由衷的敬仰,或自撰诗联以表达深切的悼念并对先生的诗书艺术致以真诚的赞美。

  沉鹏先生虽已离开了我们,然而先生的思想和言行一直与我们同在,指引并陪伴着我们不断探索诗词书法的内涵与真谛。举办“诗书双美 艺道永存沉鹏先生纪念展”,既是为了深切缅怀先生为文化艺术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向先生高尚的品格风范和艺术境界致以崇高敬意;也是真诚感恩先生为新时代荣宝斋发展曾给予的巨大关怀与帮助。我们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先生的诗书成就、弘扬先生的学术理念而不懈努力!

  钟声回荡夜迟迟,过往客船江月思。阅尽古今无限事,寒山化育一身诗。沉鹏《寒山寺题壁》,孙晓云。

  盘旋九百九,曲折走龙蛇。云自身前过,山从雾里赊。目穷通五岳,日落入无涯。朴野多真味,重尝阿里茶。敬录沉鹏先生诗《重上阿里山》,甲辰夏,周文彰。

  细雨微寒似早秋,路行修远泛中流。年年端午招魂日,总为情分屈子忧。沉鹏先生《洞庭泛舟》诗,学生萧风敬书。

  沉鹏先生以诗书立身,本为旧学古风,然其聊事出版编辑传播之务,思想开放,擅以现代美术理论观照书法,屡创新见,法重思辩观念。检讨与视书法为自娱雅玩,亦与奉古为圣、不思进取亦不同。故仅以书作论沉老,犹未称之,当以时代转型人物定之。

  朦胧春色雨迟迟,古寺寒山欲静思。千载钟声何处觅,繁花飘落一身诗。和沉鹏先生《寒山寺题壁》一首,甲辰夏,林阳并书。

  诗书浑化意清醇,碧草葳蕤仰大椿。翰墨繁荣兴国运,征程领航举旗人。咏沉鹏,纪念沉鹏先生逝世一周年。甲辰夏,三原赵学敏。

  倒海寻珠万卷破,倾昆取琰十年功。惟愿落笔鸣金石,更期成诗激雨风。读沉鹏先生《三馀长吟》编辑后记有得,甲辰夏初,程大利。

  古诗溯悠远,音响一何悲!世路或可逆,物事与心违。念彼浪游子,无枝可凭依。天寒复日暮,人马相困疲。欲采芙蓉去,远道又多歧。漫云客行乐,聊自解忧思。我书《十九首》,生年不共时;上下二千载,墨迹和泪垂。何以慰游子,报与明月知。录沉鹏先生诗《〈古诗十九首〉长卷跋》,甲辰夏,张改琴书。

  忆沉鹏先生 又到杨花飘举时,楼头不复老松姿。遥思旧榻双开卷,长记虚窗共读诗。一种余馨浮玉版,百年绝响裂冰池。梦回似觉龙蛇起,再酹春风酒满卮。林峰先生诗,寂庐敬书。

  山形依旧枕东流,故垒萧森岁月稠。花树春和晴更好,归来一鹤念悠悠。沉鹏先生诗《返故里》一首,龙年郝建中一挥。

  又是斜风微雨时,才人格致哲人思。惺惺古意千年上,一点灵犀淡入诗。掩泪樽前纸蝶飞,伤心泉下死灰悽。野花不识寒山肃,依旧牵红载绿归。步韵敬和沉鹏老《寒食》二首,读诗思人,字丑情真。甲辰年槐月望六日,高昌。

  长忆音容在眼前,挥毫又到沉翁边。诗书并进殷相嘱,艺道尤需代代传。纪念沉鹏先生逝世一周年,崔伟诗书。

  疆场万里一横行,呼啸风飞龙虎声。志遂霜蹄弄骄影,功成玉辔待新征。枥寒旧日苦温饱,厩满今时乐太平。报效忠诚生死事,膘肥还欲请长缨。沉鹏先生《马咏》,甲辰五月,马亚书。

  海上依然不夜城,车轮滚滚逐长庚。霓虹闪烁驱残梦,高架桥铺锦绣程。沉鹏先生诗一首,甲辰,王立志书。

  又是斜风微雨时,才人格致哲人思。惺惺古意千年上,一点灵犀淡入诗。录高昌兄《步韵和沉鹏老〈寒食〉二首其一》, 甲辰夏,登科。

  经文纬武笔中来,字字珠玑散逸怀。一粒粟米藏世界,数重花外现楼台。游学知世能神会,循典培新擅艺才。入帖化碑通正变,雄奇峻美雅渊开。读浙江省博物馆藏沉寐叟书法即兴,甲辰初夏于京华熙云馆,朱天曙。

  余临池读书半生,得沉鹏先生提挈激励,故有小成。尝以硕士论文造谭请益,先生亲至恭王府主持答辩,卒获通过。三十年前往事今仍历历在目。先生长中国书协之际,倩余参与书法发展纲要起草,且委以《历代书法珍本集成》丛书副主编之务。余尝主编《共和国书法大系》,先生拨冗亲任名誉主编,且不辞劳碌,赐予前言,发凡起例,详确论之,为全书增光不少。先生喜吟咏,常以新作相示。余略解平仄,竟蒙先生以知音视之。敝庐现存先生手札十数纸,或论诗法,或谈读书,或明议当世,其辞温,其心正,其论尤铮铮,掷地有声。此(札)为九年前之作,时余函告(将)以论书绝句百首评近现代书家之事,先生得大喜,复函谓以诗论书颇不易,以“为自己出难题又加以征服”之语勖之,并随附傅雷点评民国画家之史料以供参考,曰愿见有识有力之佳作重光诗坛,且照耀书坛焉。今论书绝句已粗成,然先生正因小疴入院疗治,未便呈正。因取先生函重绎,得窥长者激励后学重振吾国文化之心,能无感乎?癸卯大暑,鲁人李一于京华开元室。

  坐井天庭远,观书雨露滋。三餐唯嗜粥,一念不忘诗。搜索枯肠涩,重温旧梦丝。闲来耽异想,随处启新知。沉鹏先生《闲吟》,李明。

  薛文清曰:万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读书之乐,读书者当观是。明人吴应箕《读书止观录》之一则,甲辰之夏,李洪智。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