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总体活跃金额项数不断增长

最后编辑时间:2024-09-13 14:18:31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连续7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再度上新。在9月9日举办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年度报告》(2023)和《年度报告》(2024)发布。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飆介绍,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活跃,转化金额和项数不断增长。

  不仅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度报告》所统计的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由2019年的108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4.4亿元。高校院所实施的转化项目数量也较快增长,以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项数,由2019年的43.3万项增长到2023年的64.0万项。

  《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1038家高校院所成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转移机构。高校院所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為17881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趋向专业化。

  高校院所与企业產学研合作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截至2023年底,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数量达到19574家。这些机构和平台不断吸纳聚合各方资源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对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年度报告》,从转化领域方向看,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集中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领域,佔到转让、许可和作价入股2023年总合同金额的73.7%。从转化区域看,约60%的科技成果通过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实现本地转化,為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年度报告制度落地完善,提交年度报告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已由2019年的3447家增加到2023年的4028家。

  不过,《年度报告》也提到,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依然面临挑战。比如,技术转移和科技型创业人才有待进一步培养,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尚待加强,高质量原始创新还需强化。

  具体而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评审机制尚未充分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指标权重。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院所缺乏对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人员和专业转化人员的奖励及晋升制度,导致专业人才积极性不高、流动大。同时,技术转移人员大部分不具备知识產权运营、法律财务、企业管理、商业谈判等復合型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和企业日益增长的成果转化需求。

  如何推动高校院所更好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给出了相应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推进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职称序列,加强技术转移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高等院校建立健全技术转移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和人才评定的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则要与高校院所建立互信互利的信息对接渠道,以自身需求為牵引支持和鼓励高校院所开展研发活动,实现產业链与创新链的良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為解决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对科技成果进行准确识别和价值判断的难题,《科技成果评估规范》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据介绍,标准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负责研制,主要针对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评估活动,构建了以“五元价值”為主体、“转化推广潜力”為补充的科技成果评估指标框架。同时,标准注重实际评估应用,提出分类评估原则,要求根据被评成果类型选定相应的评估维度,并根据评估目的差异调整评估内容侧重点。此外,标准还列出了详实的评估方法、标准化的评估流程等,促进和保障科技成果评估的规范、有序和专业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与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联合打造的技术经理人公共服务平台也在论坛上正式发布。据悉,该平台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為技术经理人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与支持,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產业化。

  以旧换新,再出实招。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把消费者个人名下老旧电动自行车更新為合格电动自行车,这是国家首次出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 。…

  【观点摘要】 ·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